在线客服
行业新闻
艺术迷郭彦东:就爱景泰蓝
发布者: 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7-02-26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 郭彦东是个艺术迷,以致于在国外打拼的多年里,也不忘汲取西方艺术之精华。与其谈艺术,首先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,他时而西方艺术,又时而东方瑰宝,激情四溢的侃侃而谈中,随时都会感染着你心随画动。尔后,才是落于他那画板之上的视觉享受。
  与他那些融合了中西方艺术文化特点的油画风格不同,他的景泰蓝工艺画却是坚守了东方古老的传统工艺技法,在轻、薄、透的创作特色中尽显艺术魅力的纯粹。


  1

  郭彦东是我市工美协会成员,2003年学习并从事景泰蓝工艺画创作至今。
  初识郭彦东,是缘于他的一幅获奖作品《神往》。
  此作是采用年画为题材创作而成。画面中,一位颈带项圈、身着肚兜的福娃手捧寿桃,骑坐在一条金鱼脊背上,红润的小脸溢满欢乐庆寿的喜悦,与之相伴的花儿、鱼儿都乐开了花,仿佛即刻就会跃然而出。
  不同于景泰蓝彩砂画,此作的整个画面虽铺满细砂,却并非厚实浓重,密不透气,而是质感轻薄透亮,色色过度自然,相互映衬,好似透过寿桃的粉嫩薄皮儿就能闻到香甜的桃肉清香,透过福娃水嫩的四肢就会触摸到其柔滑的肌肤……
  “之所以有如此好的画质效果,主要归功于具有半透明特性的彩釉料的功劳。”
  对于自己的景泰蓝工艺画,郭彦东非常注重它的艺术性和工艺性,每一幅画的用料必须是货真价实的彩釉料,而非用彩砂代替,所以,绘于画板上的花鸟鱼虫及人物百态,无一例外地显得那么的清透、莹润、饱满。
  正是因为他的一丝不苟,此幅《神往》在今年四月份扬州举行的2012“金凤凰杯”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,一举征服评委,获得了铜奖。

  2

  “每一幅作品看似简单,不过是寥寥的几片大色块,但制作起来却是十二分的讲究”。
  郭彦东说,一幅景泰蓝工艺画无论大小、繁简,在其设计、描图、掐丝、粘丝等多项技法中,掐丝和点蓝都是重中之重。
  掐丝是一幅完整画作的第三环节,依据画板上勾描好的画稿,所嵌金丝要沿着每一个线条无缝粘贴,就像中国画中的工笔画一样,金丝勾勒要流畅、均匀,该断开处要恰到好处地断开,该衔接处要无缝完美对接,该一根线完整塑形的要从头曲到尾,以达到直线的刚劲,曲线的圆润。
  点蓝部分更是个细致活儿。手持一把专用小铲子,每次只挑一颗小豆粒大小的釉料,倒一点,晃匀,再倒一点、再晃匀,反复一个动作,直到釉料一点点铺满,甚至细到哪怕是铺满福娃的一根小手指,都要倒好几次小豆粒。
  釉料铺设中,为了突出金丝镶嵌与画面间的凹凸感及高低层次感,所铺釉料要始终保持在金丝边下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,这样出来的作品,才能达到手触与视觉上的立体感,轻薄中不失其厚重,清透中难掩其莹润。

  3

  细观郭彦东的画,每一幅都是那么的轻薄透亮,好似一绢飘逸的薄纱,轻抬双手便可顺揭而下。
  有此观感,除了创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及纯熟的工艺技法,更重要的是画面保持了没有附膜后的自然色泽、颜色饱和不失真的艺术效果。这一技术上的改进,是郭彦东八年艺海探索的创新杰作。
  八年前,只要是创作完成的景泰蓝工艺画,郭彦东总会不假思索地罩上一层树脂膜,是习惯,更是当时艺术追求的时尚潮流。可在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里,附膜时刺鼻的有害气体,以及附膜后画质的色彩失真,让他开始思索绘画上的“环保”问题。
  在不断地尝试与改进中,他毅然废弃掉了树脂贴膜,保持彩釉本身的色质,再用以装裱玻璃画框加强画作立体感与装饰性,打扮一新的幅幅画作犹如出水芙蓉,鲜嫩中透着自然的清新与厚重的饱满。
  此次的成功尝试,让他对自己今后在景泰蓝工艺画上的进一步创新更是充满了自信。这不,近来他还打算将景泰蓝工艺画搬到玻璃板材之上,展示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效果。绘于盘子上、杯子上,挂件上,他正在用自己的智慧,让景泰蓝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下尽展魅力,熠熠生辉。
  为了钟爱的艺术,也为了喜爱艺术之人,郭彦东还倾其所有开办了自己的“尚东画廊”,希望通过这一艺术平台,能够与更多的艺术爱好者一起学习、共同切搓。在此,我们也预祝:郭彦东能够在自己的一方艺术园地,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